我们为什么爱李健:始于颜值,陷于才华
他不是鲜衣怒马,仗剑天涯的少年,亦不是且听风吟的抒情诗人,在无处遁逃的时代,他只愿做一个灵魂的歌者。
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:荠麦青青
来自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。职业为师,业余撰文。品人生百态,书世间万象。新浪微博:@来自大草原的荠麦青青。
什么是大时代?一切的风云际会都在这里,所有的变幻莫测都可能发生,包括一条河的改道,一首歌的辗转。
谭咏麟曾和李健说:“什么行业都有规律,唯有咱们这个娱乐圈是没有规律的。”
几年后,李健对此深以为然:我觉得今天包括电影、电视剧在内的整个娱乐圈,已经像一辆疯狂的赛车,不知道开向哪里。以前你可能觉得它还有一个方向,但今天它已经没有太多方向了。你以前唱得非常好,有才华,基本上做很多宣传,这歌就差不多能够传唱,能够火。可是今天,即使有那么多成功的唱片公司的老板,那么多资深的媒体,也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一首歌的命运!
的确,这似乎就是对类似于《传奇》这样的歌,从籍籍无名到最终翻盘的际遇诠释。
2010年春晚,天后王菲的一首《传奇》唱到街闻巷知,让原唱兼曲作者李健一夜爆红。蝴蝶效应带来的直接反响之一,就是若干年前的唱片随即被卖脱销,《传奇》当仁不让地力夺各大音乐排行版的冠军。
相比王菲的空灵婉转,李健的原声《传奇》则更有岁月滤过的质感,深情如诉,带着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忧伤,就那样漫溢过我们的心房,当你蓦然睁开双眼,却发现伊人远去,只余这清音袅袅,荡气回肠......
而在此之前很多人对李健的记忆,还只是停留在2001年内地乐坛的风云组合“水木年华”上。
1998年李健从清华大学毕业后,就进入国家机关当上了网络工程师,朝九晚五,按部就班,但这样一眼便能望到头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。恰好清华同窗卢庚戌打来电话,邀约他一起做音乐,“然后我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原来的单位”。这之后,便有了风靡一时的水木年华组合。
2001年9月,水木年华发行首张专辑《一生有你》,清新质朴的曲风,明快动人的旋律让人耳目一新。当年,他们横扫整个华语乐坛的颁奖典礼,并囊括了几乎全部年度最佳新人奖。2002年6月,水木年华发行了第二张专辑《青春正传》,士气愈酣,但正值二人的发展如日中天时,李健却突然选择退出。个中原因,李健在多年后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初选择离开,是因为发现自己跟卢庚戌在歌路和音乐理念上出现了分歧,加上当时的领奖、宣传活动过多,让一直想安安静静做音乐的自己难以适应。
先离开安逸的体制,再退出大火的组合,李健似乎一直在选择“出走”。壮士断腕需要的不仅是一腔孤勇,还有一份甘之如饴的信念。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而言,他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走近它。
但离开水木年华后,李健在乐坛一直不温不火。他原来的所有成绩都不再被提及,曾经烜赫一时的风光再也无法照亮单飞后的黯淡。
板凳一坐十年冷,这其间的寂寞可想而知。当初离开水木年华,绝非意气用事,但他要承受抛下过去已打下的半壁江山,重新在一片“蛮荒”之地开疆拓土的风险。成了,叫“重拾荣耀”;不成,人们会将这样的“莽撞”称作“咎由自取”。无须讳言,“成王败寇”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价值标准。
但绝大部分事情,包括很多努力,不是短期内就能立竿见影的,就像李健当年在大学里面写了很多歌,他很多时候弹唱完,都会满怀期待地问同学:“你听我这个旋律怎么样?”同学心情好的时候,会说:“还行。”但大多数情况下,他们感觉非常不可思议:“李健,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啊?”那时的他也经常问自己:“我天天写这些旋律有什么用?”
在我们这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,“即刻变现”“银货两讫”才是通行之道:“我困惑了那么一阵,后来也就好了。你做的很多事情在当时看来也许是没有用的,它不是立刻就能给你换来名和利的,但它一定在潜在地慢慢培养你。它就像有生命的精灵一样,潜伏在某个角落,在你需要的时候,它可能出现、成长,然后帮助你。”
在那段漫长的蛰伏期,李健的生活一度难以为继。在离开水木年华的那年冬天,寒风砭骨。由于没钱,李健租住在一个四合院的一间长年不见天日的黑屋里,没有暖气的夜晚,几乎滴水成冰,他用一把破吉他创作了《传奇》: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,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。
茫茫人海,每天都在上演爱情的故事,也许我们的爱情在别人那里不足为奇,但它却是我们心底的缱绻难忘:只缘感君一回顾,使我思君朝与暮。
《传奇》与其说写的是想象中的爱情,不如说写的是红尘中我们那些不曾被粗粝的生活,不曾被喧嚣的世相耗损殆尽的温存意绪。一烛如豆,但热爱却是长明灯,照亮那些愁云惨淡的岁月。
那时,他一首首地写,但大多水波不兴。尽管2006年1月11日,在Channel主办的第十二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,李健获得“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”,可谓成绩斐然,但仍没有获得预期的市场瞩目。
2010年1月9日,李健在杭州大剧院举办“音乐傲骨”个人演唱会。那时他被称作“音乐诗人”,当“诗人”的身份在这个时代被日益边缘化时,有音乐加持,似乎并没有为他带来更大的助益。但那场演唱会,他还是以“傲骨”冠名:我可以生如蝼蚁,苟活于世,但你无法褫夺我这一身傲骨.....
当大家都呼啸着向一个地方狂奔时,他的特立独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。有个姑娘说,“嫁不了人的最坏结果是什么?大不了就是孤独以终老”。那时,对他来说,无法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大不了就是给自己,给那些笃定的追随者,唱一辈子歌而已。
坚守,向来只是一个人的战争。
然而,《传奇》经由王菲的演绎,让李健这块空谷藏玉终于被世人识见。
随后他两度登上央视春晚,尤其是2013年与孙俪演唱的《风吹麦浪》更是收获了好评如潮,成为经典。而2015年在《我是歌手》中,更是以云淡风轻,却一往情深的演唱让他事业再攀高峰。
而今年重返《我是歌手》,同样令人惊艳。
随着名气暴涨,李健被各式花样“封神”。但《我是歌手》前后的李健,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比赛结束后各种商业活动纷至沓来,但是都被他婉拒。一起被婉拒的还有很多采访。工作人员说,“很多艺人红了,一天拍8本杂志,李健不行,他希望每个访问都有质量和意义,如果大家翻来覆去问同样的问题,他会问我们‘为什么’。我们为他选择通告的时候,尽量安排每个通告都能说出不一样的东西。但不能多,你必须给李健留出生活、休息、看书的时间,他不喜欢每天密集的生活,他追求的是慢生活。
卡尔维诺在《巴黎隐士》中说过,“我对任何唾手可得、快速、出自本能、即兴、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。我相信缓慢、平和、细水流长的力量。”
他没有借着大红大紫让自己快马加鞭,他仍是那个不疾不徐的李健。一般情况下,两年出一张专辑,半年休息,一年写歌半年制作,几张唱片几乎都是这样的诞生过程。成名前如此,成名后亦如此。“我没有上过太多综艺节目,无论这个节目有多火,是哪个台,因为我不需要也不适合。”
在他看来,“一个人有了名气,很多原来不属于你的东西会进入你的生活,创作者学会拒绝是一种自我保护。”这种自我保护让他规避与屏蔽掉了各种混乱不堪,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使人耳聋”,保持着创作和内心的澄明,才能不至于被外界牵掣和左右。
浮躁的社会,心静者胜出。
高晓松曾说,自己出名后有段时间每天都飘飘然,那种膨胀的心理状态一度让他迷失了自我。
那种致幻的感觉,的确令人成瘾且容易耽溺其间。
只有当一个人不仅知道自己要什么,而且清楚自己不要什么时,才能心意决然,才能气定神闲。
两年前,在《我是歌手》决赛休息室里,他带了一本加缪的《异乡人》。读书,于他,不止是为了缓解大赛带来的压力,更是他生活中一种习以为常的基本构成,亦如吃饭与睡眠一样必不可少。他的书单包罗万象,但只有两三本比较通俗,更多的是哲学、诗歌、俄罗斯文学、博尔赫斯文集这些严肃而冷僻的著作,它们是他的艺术修养和音乐造诣的源头活水。
所以,我们看到这一幕时毫不感觉突兀:在孙楠计划着中途退赛,各位歌手全力以赴,汪涵游刃有余地驾驭全场时,李健在休息室里读着:“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,只是,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?”
入世,我找到尘世间自己的位置;出世,我找到心灵上自己的坐标。他一直追索着自己的那道光:不愤世嫉俗,不煽动情绪;不迎合讨巧,不飙高炫技,他就那样浅吟低唱:
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
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
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
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......
孔子在《论语》中,对《关雎》的评价是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。
有尺度的喜悦,有分寸的悲戚,不滥,不狂,就在那一点恰到好处的节制和把控上。听李健的歌,你不会激情澎拜,不会泪流满面,可是,你的内心却仿佛被缓缓涌上的潮汐,一寸寸浸润,一如这被月色洒满的湖面,一如这被清风拂过的山岗......
有人说,浓于情生痴,浓于利生贪,浓于名生嗔。去“浓”的办法就是要淡。
但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,饕餮的胃口,永远是欲壑难填。我们总觊觎更多,奢望更多,尤其是当很多东西触手可及时,我们很难淡然处之。
面临大赛“生死抉择”的关键时刻,当有人提出邀请王菲助阵的建议时,他低调地表示:“需要的时候我会尽量争取的,但目前还是别麻烦菲姐了。”在他的粉丝阵营里,大咖云集,他并未因此得意洋洋。他不称粉丝为粉丝,谓之“听友”,保持着对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尊重,但同时不被那种狂热的崇拜而冲昏头脑。
他不奢求每个人都喜欢他的歌,写给懂得的人,唱给懂得的人,这便是对自己的每一首原创歌曲最好的礼遇。
他在博客里曾写下这样一段话:“一向关注为人清淡的歌手,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做音乐的态度,而那些把自己弄得很热闹的艺人总感觉不太真诚。爱音乐是一种生活状态,它是我们忍耐孤寂的理由和力量,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歌手是因为热爱音乐,而不是通过音乐快速致富。”
大潮汹涌,置身这波谷浪尖,太容易被裹挟,以致任意东西,利令智昏,但他始终保持着冷静与坚韧,不失去自我,不汲汲营营,根扎沃土,秉心不移。在这个“大师”多于过江之鲫的年代,他却只愿以匠人的精神做好每一首音乐。
一千多年前,被贬黄州的苏东坡曾在他的《赤壁赋》中写道: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”置身于浩瀚与广袤的时空,太容易令人意识到个体的渺小和微不足道,但李健却说,“别觉得自己那么渺小,也别觉得自己那么伟大。”不妄自菲薄,亦不目下无尘,知道自己是谁,知道怎样虔敬于事,在蝇营狗苟的俗世里,既有凛凛锋刃,也有侠骨柔肠。进有进一寸的欢喜,退有退一分的悠游,足矣!
他不是鲜衣怒马,仗剑天涯的少年,亦不是且听风吟的抒情诗人,在无处遁逃的时代,他只愿做一个灵魂的歌者。
评论功能已开通!
点击文末“写留言”,即可参与评论
▼
【世界华人周刊(wcweekly)版权所有,华哥编辑】
欢迎添加华哥微信(zglgag168)
欢迎分享
点击下面标题,可查看更多文章
▼
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
☞回复关键词【994】,送你一篇特别推送